顯示包含「好書介紹 Book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好書介紹 Book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9月23日星期五

《汉字树》Chinese Character Tree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包括中国汉字、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玛雅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如编辑所说,《汉字树》从构字的逻辑重建了字与字之间的关联,把原本是象形文字的汉字放回图像的脉络来理解,整理出一张又一张的汉字树形图。

本系列丛书详细解读与人、身体、植物、动物相关的将近2500个汉字的基本含义,并以图画形式描述汉字构形源流,同时也详细罗列了与这些汉字相关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海量信息。

这是一套适合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共读,以了解及欣赏汉字结构的书。

Chinese Character is the only words in use, out of world's oldest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As editor said, this "Chinese Character Tree" rebuild the connection of words via the word configuration logic. and then put the original hieroglyphic characters back into the imag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from there generate numerous of Chinese Character Tree image.

This set of 6-book interprets nearly 2500 Chinese Characters related to human body, plants, animals basic meaning, and also describe the original configur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via pictures, as well as attach with associated different style of writing, eg. Oracle, Jin, Zhuanwen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This is a set of book suitable for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understand & admire configur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

《中國人物故事全書》Chinese Elite Stories



大家需有這常識古代中國人物往往既是政治家也是詩人、文學家並不割裂式地標榜自己是甚麼大家如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蘇東坡。這套書為了方便編排按照每位人物主要的貢獻歸為十類。

書內容依照歷史記載用簡潔的詞語講述人物的生平事蹟並配上參照歷史資料繪畫的相關插圖如人物服飾和裝飾、用具和兵器讓讀者可以參看。

讓小孩讀歷史人物故事可使他們自小有學習對象及嚮往立志發憤將來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

歡迎瀏覽 臉書頁面









《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Chinese Childhood Tales


這是一套記載著 362 個淵源流傳的中國民間故事和童話故事。

這套書的緣由是如何呢且看看編者的序文:

漢聲《中國童話》的誕生緣由是因為 1970 至 1980 台灣地區正處在激烈的西化過程中新生一代的孩子多半閱讀翻印自歐美、日本的兒童書籍很少能看到圖文優美的中國讀物。孩子們只認識德國的白雪公主、美國的米奇老鼠、日本的無敵鐵金剛...... 如此失根於自身的文化沃土無怪乎民族意識一代比一代低落了。

這令我們十分憂心。難道說中國沒有足夠的、好的故事嗎其實不然 ...... 在過去正規學校教育不普及的年代裡而口相傳的故事曾經擔負起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使得即使在窮鄉僻壤長大的孩子也有一份中國人特有的文化氣質。

歡迎瀏覽 臉書頁面








《中華德育故事》系列連環書 Chinese Moral Stories


本套連環圖依據之前介紹的動畫系列片《中華德育故事》改編而成, 圍繞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展開。
全套叢書共有十輯, 一輯有八冊。每個字上有漢語拼音, 可協助小孩認識字體的發音。每冊內容包括人物介紹、故事、成語累積、趣味描摹四部分, 適合師生共賞, 親子同讀。

也可瀏覽 臉書頁面





《中國成語故事》連環圖 'Chinese Idioms' Storybooks


這套黑白色連環圖共 60 冊, 收成語故事 501 個, 圖 6356 幅。繪畫技法有單線勾畫, 有濃墨烘托, 也有類似秦磚漢瓦的圖案畫, 圖文並茂, 趣味盎然。這套書的設計也有趣, 用仿古的藍皮書裝作為盒子, 如開一個禮盒。小心翼翼地挪開盒鈕, 一層一層地掀開, 即見一大套小書在內。

《中國成語故事》系列連環圖問世至今已經二十餘載了, 出版社於1978年開始策劃此書。二〇〇七年, 他們重新整理編輯、慎重地梳理過去的書稿, 做了相當大的整理和調整工作, 再一次出版。

原序裡提及 "凡有來源、出處的成語, 追本溯源, 往往有一個歷史故事作背景, 這有點與廣義的典故相類似。這種成語故事, 約定俗成, 古為今用, 可以使讀者產生聯想作用, 從而誘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 了解古今風尚習俗異同, 增加不少歷史知識。"

為何要讓小孩學習成語呢? 原序裡述說 "理解並運用成語, 能夠避免詞費, 克服說話囉嗦的毛病; 因為由四字組成的成語, 內容豐富, 還可起比、興作用, 能夠達成 "言簡意賅" 或 "言有盡而意無窮" 的良好效果, 成為語言美的一個組成部分。"

小孩可從成語故事中學習歷史, 成人們可溫故知新、講故事給小孩聽, 這是套老少咸宜的書。

歡迎瀏覽 臉書頁面







2016年3月4日星期五

錢穆先生全集:論語新解【新校本正体版】Qian Mu: Confucius The Analects



   《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讀《論語》必兼讀注。歷代諸儒注釋不絕,最著有三書。一、何晏《集解》,網羅漢儒舊義。又有皇侃《義疏》,廣輯自魏迄梁諸家。兩書相配,可謂《論語》古注之淵藪。二、朱熹《集注》,宋儒理學家言,大體具是。三、劉寶楠《論語正義》,為清代考據家言一結集。

  何氏《集解》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宋以前人讀《論語》,大率必讀此書。明、清兩代以朱《注》取士,於是讀《論語》必兼讀朱《注》,已八百年於茲。朱《注》不能無誤,清儒考據訓詁之學度越前人,朱《注》誤處均經發正。而清儒持漢、宋門戶之見過嚴,有朱《注》是而清儒刻意立異,轉復失之者。其所駁正,亦復眾說多歧,未歸一是。又考據家言,辭煩不殺,讀者視為畏途。故今社會流行,仍以朱《注》為主。

  民國以來,閩縣程樹德為《論語集釋》,徵引書目,凡十類六百八十種[光案:東大版誤植為“四百八十種”,宜改。][光案:“八十種。”之句號,東大版原作“八十種,”之逗號。]異說紛陳,使讀者如入大海,汗漫不知所歸趨。搜羅廣而別擇未精,轉為其失。故《論語》雖為一部中國人人必讀書,注《論語》者雖代不乏人,而就今言之,則仍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此余之《新解》所由作也。

  為《論語》作新解,事有兩難。異說既多,貴能折衷,一也。《論語》距今兩千載以上,何晏《集解》距今一千七百年,朱《注》距今八百年,劉氏《正義》距今亦一百六十年。時代變,人之觀念言語亦多隨而變。如何用今代之語言觀念闡釋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之遺訓而能得其近是,使古今人相悅而解,二也。

  本書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采眾說,折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然眾說勢難備列。程氏《集釋》篇幅凡百四十萬字[光案:“凡百四十萬字”,東大版原作“逾兩百萬字”。今實際統計,依字數最密之註解,每頁17行,每行61字,有1243頁,共1288991字。即使加上前數頁之〈目錄〉、〈自序〉、〈凡例〉,亦應不逾百三十萬字。若然,東大版、聯經版俱誤。],而猶多遺漏。本書所采,亦多越出程書之外者。然若專舉一說,存以為是,又使讀者不知有古今眾說之異,亦無以開其聰明,廣其思路,而見義理之無窮。且一說之是,初不限於一人之說。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當兼采三家四家之說斟酌和會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眾說,凡所采摭,理當記其姓名,詳其出處;[光案:“詳其出處;”之分號,東大版原作“詳其出處,”之逗號。]一則語見本原,一則示不掠美。然就讀者言之,則貴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論語》之本義。大義既得,乃加沉潛反復之功。若注文一一稱姓名,列篇題,又勢必照錄原文。原文義旨未盡,復須重加闡發。遇折衷諸家,則必條列諸家之說於前,續加融貫之文於後。此可以顯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實無益於讀者之精契與密悟。《新解》旨取通俗,求其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體求簡要,辭取明淨,乃不得不擺脫舊注格套,務以直明《論語》本義為主。雖違前軌,亦具微衷。抑如朱《注》,義詁事據,多本漢儒,亦不逐一標明。惟引宋儒之說,始必著其姓氏,以見其為一家之解。余書非欲成一家言,僅求通俗易誦覽,自不必一一徵引出處。儻讀者必欲追尋本原,則上舉三書與程氏之《集釋》具在,循此蹤跡,宜可十得七八。縱欲掠美,實亦無從爾。

  抑余之為《新解》,亦非無一二獨得之愚,越出於先儒眾說之外者。然茍非通觀羣言,亦無以啟發新知。眾說己見,既如水乳之交融,何煩涇渭之再辨。且作注如筌蹄,意在得魚兔。魚兔既獲,筌蹄可棄,故亦不一一標出也。

  本書最先屬稿在民國四十一年春,當時力求通俗,專用白話。成稿未及四分一,乃復悔之。意謂解《論語》,難在義蘊,不在文字。欲以通俗之白話,闡釋宏深之義理,費辭雖多,而情味不洽。又務為淺顯,驟若易明,譬如嚼飯哺人,滋味既失,營養亦減。意不如改用文言,惟求平易,較可確切。雖讀者或多費玩索之功,然亦可以凝其神智,而濬其深慧。惟苦冗雜少閒,乃遂擱置。

  嗣於民國四十九年赴美講學耶魯。課務不迫,乃決意改撰,獲成初稿。自美歸後,又絡續修訂,前後三年,粗潰於定。惟體例則一仍最先之舊。先原文,次逐字逐句之解釋,又次綜述一章大旨,最後為《論語》之白話試譯。全書篇幅,當不出三十萬字。其果可以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矣乎?其果能折衷羣言而歸於一是矣乎?作者才力所限,謹以待讀者之審正。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十月錢穆識於沙田和風臺庽廬


欲購買, 請瀏覽 網店

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

《論語辛說》有聲書卷一[學而篇]上(7 CD) 'The Analects by Prof Hsin I-Yun' Audio Book (Volume 1)





1988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宣言:「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理論中去尋找智慧。」
 
《論語》正是保存孔子思想最重要的經典!

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IC之音廣播電台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特別邀請辛意雲教授,於電台頻道中開講《論語》。辛意雲教授賦予《論語》新時代的意義,他從「論語即人(仁)學」的原點出發,闡述《論語》的宗旨,談通識教育、情感教育與家庭教育,談《論語》對生命與生死的認知。兩千五百年前哲人的智慧,如今對新世紀的人們來說依然如此適用!

在節目播出半年後,IC之音開始將內容陸續集結出版,希望透過有聲書的傳遞,讓更多人認識《論語》的時代精神,從經典中找到人生新動力,與生命大智慧。


主講人簡介
辛意雲教授師承國學大師錢穆(賓四)先生。現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中國美學史、經典導讀等課程,並致力於推動傳統國學的復興,長期配合社會大學開辦國學講座、暢談經書、史書、四書之大義、以及莊老思想、美學思想等。希望藉此可以讓一般大眾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體驗傳統國學之美和其中的生命經驗,進而擁有生命的智慧與喜樂。此外,辛教授亦長期隨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在香港、大陸各地推廣傳統國學研究。

二00七年辛意雲教授參與浪漫文學巨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劇本整編、美學的理論結構,與各界專家共同完成此一盛事,將中國傳統最精緻的美,呈現在世人面前。

辛意雲教授除了在大學授課外,也長期擔任建國中學國學社、北一女學術研究社的指導老師。並不斷接受各地講堂、講座的邀請,講授傳統國學。許多人在離校多年、有了人生閱歷後,都說更能從辛老師的講授中,體會到傳統經典之美。

二00八年四月,辛老師接受IC之音電台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共同邀請,擔任每週四晚間黃金八點檔『論語辛說』節目主講人。以精深又淺出的義理、嶄新又合乎傳統的詮釋,使此兩千多年的經典,展現了驚人的現代生命。

IC之音將陸續出版『論語辛說』的有聲書,好讓更多有心傳統學術及尋求生命的覺醒者,認識辛意雲教授,並且愛上『論語』傳遞的人生大智慧。


辛意雲教授序言〈傳遞真理與幸福的訊息〉

早在好些年前,在漢聲雜誌工作的朋友,問我:「中國有沒有教育理論?」,他們準備在中文版的漢聲雜誌第三期,以中國兒童教育及童玩作為主題。他們當時訪問了好幾位知名的教育家,大家幾乎都異口同聲說,中國沒有教育理論。

他們很驚訝,因為一個歷史如此綿長的民族,而且還曾創造出如此悠久、燦爛的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怎麼會是沒有教育及教育理論呢?要真是如此,那這麼一個長期都有創造性表現的民族,是靠什麼維持他們子民的那份創造性的品質呢?這可是一個人類史上的奇蹟啊!

我當時聽了,也非常驚訝,於是找出許多文獻有關教育及教育理論的資料,並拿大家都還熟悉的文化基本教材上的《論語》,來做一些說明。

我讀《論語》,也是在高中文化基本教材課程上學的,那時的印象,只是一些道德教條,有時老師上課時還批評著說:「不合時宜!不合時宜!」

大學時,因學中國哲學,也選修了《論語》專題的課。基本上,老師也是就道德教訓、理念上強調,零零散散,不成體系,不像西方哲學,知識系統論列的那麼嚴密、清楚。當時,我也以為中國哲學就是這樣。

而後受學於愛新覺羅毓鋆老師,他老人家講中國學術從《論語》入手,以今文經家的義理說明,並從貼近一般生活經驗的事例詮釋,一下子我看見了《論語》的生活性與情感性。

很幸運的,我常時也有機會聆聽錢穆(賓四)先生講授先秦思想史。其中講到《論語》,他從《論語》整部書的體例構成,篇與篇、章與章的關聯說起。以《論語》的話語舉例,說明其中的內在聯繫,並以此貫穿了整個中國學術史與思想史,讓人看到了中國思想、學術的系統性與知識性。那不只是一般所謂道德教條而已。

他告訴我們《論語》是中國知識、學術的核心,是中國學術的起點。孔子是中國學術、思想的第一人。

忽然之間,中國學術、思想這條原本似乎已乾涸的河床,又注滿了清流,且蔚然形成了原本一樣的壯闊大河。歷代的學術,就如同在它滋潤下生氣盎然的綠洲,中華民族就生息在這泉源和土地上。二千五百年來,綿延不斷。

他老人家還說,《論語》不止是道德、不止是知識、不止是學術思想,它還是真實的生命紀錄,教導「人」如何成為一個「真實的人」,開發出「生命」的能量,享有生命的喜樂。

我常時正在中學教書,於是就《論語》所教的理論與方法,做為教學實驗。剎時,使得個個活蹦亂跳、處在青春叛逆期的中學生,開了心眼。在「學而時習之」的嘗試下,擴大了生活的創造性,看到了自己的生命潛力與可能。他們大多數都歡喜的學習,快樂的升學,有的甚至好學不倦到了現在。

學校裡的同事,當時都以為我有什麼特殊的本事,頻頻詢問。其實我只是用了《論語》中所說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帶著學生看到了自己的聰明與才智。這也使我享受到教育的喜悅,而願意終身成為一位老師,傳布著這份屬於人類的喜樂與智慧。誠如詩人楊喚所唱的:
   我是忙碌的
   我是忙碌的
   我忙於搖醒火把
   我忙於雕塑自己
   我忙於擂動行進的鼓鈸
   我忙於吹響迎春的蘆荻
   我忙於拍發幸福的預報
   我忙於探訪真理的消息

非常高興,也覺得是份榮耀,能受IC之音電台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曾繁城董事長的邀約,到電台講授《論語》。我很珍惜這個機會,並希望藉著這機會,將這份幸福及真理的消息拍發出去。

謹誌於 鑑經草堂 二零零八年 七月七日 辛意雲


電台出版序 〈找回經典的原動力〉
人類居住的這個世界,始終擺蕩在被挑戰、被考驗、以及被推翻之間。許多觀念都被置於砧板之上,在來回的推敲、檢測中企圖延續生命。夾在其中的,是我們亟欲建立的價值觀。
當價值觀出現混亂時,我們要如何找回正確的價值觀?如何尋回心中那塊柔軟的「真、善、美」?

兩千多年前,孔子在《論語》中透過與弟子的互動,具體地指導弟子如何在生活中實踐「仁」。關於人類行為的基本規範以及如何做為一位敦厚的仁者,在《論語》中有最清楚的討論。

《論語》中所提及的「仁」,不但給予我們外在知識的學習,更啟發了內在心靈的反省,千百年來,成為華人思想與學術主流,具有不朽的價值。因此,我們不能不對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IC之音據此特別邀請辛意雲教授擔任「論語辛說」節目主講人,同時製作出版有聲書,期能更進一步擴展影響力。

辛教授曾說過:「知識若不能幫助人們更好的面對生存,那麼知識就是無用的;一個知識的傳遞者,若不能以熱情,打動學習者,引起共鳴、共振,那麼知識是無法深入人心的。」
在「論語辛說」的節目裡,您不必擁有深厚的國學基礎,只需要安靜聆聽,就能夠在辛教授的論述中重新認識、瞭解《論語》的精髓,獲得屬於您的生命體悟。

走向二十一世紀,我們衷心期待透過回顧前人的經典智慧,可以讓人重新出發,找回經典的原動力。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序 〈提升心靈 美善社會〉    
回顧人類的發展,邁進廿一世紀的人們,無論就科技或經濟層面都到達一個前有未有的巔峰。台積電有幸作為台灣知識經濟發展的先趨,過去廿多年來兢兢業業追求專業,致力半導體製造,努力為社會整體經濟做出貢獻;同時,更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自我期許,竭盡心力透過各類教育及藝文活動,提升心靈,美善社會。

「論語」是一部流傳千年的中國哲學,也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經典,我們雖有幸躬逢人類發展歷程的盛世,但也深感現代科技及經濟所締造的高峰,不足以代表生命存在的全然意義,藉著對「論語」的溫故知新,期盼帶領大家再次回歸到生命的本質,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理解中國經典哲思,也覺察蘊藏其中與時俱進的生活智慧及哲學,藉以追求心靈的富足,達致幸福。

國學大師辛意雲師承一代儒宗錢穆先生,個人飽學中西方哲學,對中國思想有著全面且通透的觀照;他自喻是「忙於搖醒火把、忙於吹響迎春的蘆荻」的知識傳播者,展現的教育熱忱彌足珍貴。2005年台積心築藝術季有幸首度邀請辛意雲老師,蒞臨新竹清大開闢莊子講座,獲得廣大熱烈的迴響,與會民眾如沐春風。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非常榮幸再度懇請辛意雲先生,在IC之音廣播電台開闢「論語辛說」節目,透過大眾媒體的力量,讓更多繁忙的人有機會沉浸在「學而時習之」的喜悅。

最後,更感謝IC之音廣播電台對「論語辛說」節目的支持,以專業的團隊提供精緻的節目品質,並安排在最熱門精華的時段播出,同時發行有聲書加以推廣,如此善盡社教責任的媒體良知,值得給予最大的肯定。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期許集結同好,深耕心靈,一起迎向更美善的社會。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曾繁城


卷一 學而篇(上)收錄章句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CD目錄 
1.總論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6.吾日三省吾身
7.道千乘之國
8.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9.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
10.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1.賢賢易色
12.君子不重則不威 
1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論語辛解》有聲書第一至第八合購 'The Analects by Prof Hsin I-Yun' Audio Book (Volume 1-8)


在放工途中,常在堵車狀況、虛度光陰嗎?如果你聽得懂中文,何不充分利用時間,聽辛老師娓娓道來流傳兩千五百年之《論語》如何與我們時下生活結合。辛老師細說每一句,一句分成約四段,一段約八至九分鐘,例如開篇第一句辛老師就花了約三十五分鐘敘說。辛老師喜愛看電影,你也可在聽《論語辛說》當兒,聽到辛老師介紹不少中外有深意的電影。

在辛老師看來,一部《論語》以人的自我醒覺為主,核心在仁。《論語》就是要告訴我們,尋找自己適當的位置,從而開啟生命的大門。”

On the way back from work, do you always wasted time when trapped in the traffic jam? If you could understand Chinese Language speaking, why not fully utilize the time, listen to Prof Hsin I-Yun's Audio Book titled 'The Confucius Analects'? Prof Hsin will relate the teachings in The Analects written about 2500 years ago to our current living. He explains each every single sentence in detailed, a sentence is divided into 4 segments, each segment is about 8-9 minutes, eg. Prof Hsin spent about 35 min to explain the 1st sentence. On top of that, Prof Hsin likes to watch movie, you will get to know numerous of meaningful movies from the CD.

In Prof Hsin's view,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Analects is to raise self awareness, the core value is at benevolence. The Analects will tell us how to find suitable position for ourselves, and therefore enlighten us to pursue into the fruitful life.



作者介紹
辛意雲老師師承國學大師錢穆(賓四)先生。現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中國美學史、經典導讀等課程。並致力於推動傳統國學的復興,長期配合社會大學、台北書院,開辦國學講座,暢談經書,史書,四書之大義,以及莊老思想、美學思想等等。希望藉此可以讓一般大眾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體驗傳統國學之美,和其中的生命經驗。進而擁有生命的智慧與喜樂。同時,亦長期隨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在香港、大陸各地推廣傳統國學研究。
2007 年更參與浪漫文學巨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劇本整編、美學的理論結構,與各界專家共同完成此一盛事,將中國傳統最精緻的美,呈現在世人面前。2008 年再參與崑曲〈玉簪記〉策畫、2010 年更榮獲第 14 屆台北文化獎,實可稱兩岸三地國學傳承與推廣的第一人。
辛意雲老師除了在大學授課外,也長期擔任建國中學國學社,北一女學術研究社的指導老師。並不斷接受各地講堂、講座的邀請,到各處講授傳統國學。許多人在離校多年,有了人生閱歷後,都說更能從辛老師的講授中,體會到傳統經典之美。
2008 年 月起,辛老師接受 IC 之音電台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共同邀請,於每週四晚間黃金八點檔陸續開講『論語辛說』與『莊子辛說』、『墨子辛說』節目。現已出版《論語辛說》、《莊子辛說》有聲書各八卷,以及《墨子辛說》一至七卷。2015年起4月起,辛意雲教授於 IC 之音同一時段開講《論語辛說》下篇,並將繼續出版系列有聲書,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古典哲思之美。

整套含:
《論語辛說》有聲書第一輯:〈學而篇〉上

《論語辛說》有聲書第二輯:〈學而篇〉下、〈為政篇〉上

《論語辛說》有聲書第三輯:〈為政篇〉中

《論語辛說》有聲書第四輯:〈為政篇〉下、〈八佾篇〉上

《論語辛說》有聲書第五輯:〈八佾篇〉中

《論語辛說》有聲書第六輯:〈八佾篇〉下、〈里仁篇〉上

《論語辛說》有聲書第七輯:〈里仁篇〉下、〈公治長篇〉、〈雍也篇〉上

《論語辛說》有聲書第八輯:〈雍也篇〉下、〈述而篇〉上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国学小书院仿古线装——朱子家训 增广贤文 Chinese Pre-education Zhuzi Family Teaching Rules & Folk Idioms (Thread-bound)

当今世界,祸患不断、孝义沦落,主要因素之一,即是忽略庭训家教。中国自古讲究门风,重视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的教育,历史上有许多传世的家训影响后代深远。他们留有许多形式的家训,以其人生的经验,谆谆教诲子孙。家训是指父母或祖辈对子孙的一些训话、教导、指引,内容包括做人处事的方法和道德教育。

详情可浏览:
http://www.youbeli.com/m/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480555&stores=307









2015年10月31日星期六

《中国茶经》

买本《中国茶经》送给爱茶之亲友,让他们更了解所收藏的茶壶,茶的历史、类别、制造过程等等。

《中国茶经》由陈宗懋教授任主编,程启坤教授、俞永明教授和王存礼副编审任副主编,邀请茶学界、医学界名家编著而成的,是继唐代陆羽《茶经》之后,又一部文化性和经典性相结合的茶业百科全书。它与《茶经》相比,更具有时代特色,既重科学技术,又重历史人文;把茶叶生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记述,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法,较准确而全面地总结古代、近代和当代的茶情;是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数千年茶文化概貌的巨著。

2015年10月27日星期二

国学小书院仿古线装——楚辞壹、贰(两本) Chinese Pre-education Poems by Qu Yuan [Chu Ci] (Thread-bound)

逢端午节会想起屈原,要认识屈原就该阅读他的作品——《楚辞》,这两本小书只收入原著的一部分: 离骚、九歌及九章。附上汉语拼音及译文,方便小孩理解,或是父母师长陪伴阅读。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详情可浏览 网店








2015年10月5日星期一

兒童啟蒙書——《千字文》

   






正为小孩生日礼物伤脑筋吗?可考虑送他经典读本,这礼物有意义,可使他受益一生。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A meaningful gift for kids, there are 1000 of different words that tells about history and general knowledge.




2015年4月15日星期三

錢穆先生書籍

钱穆先生,生于1895年,卒于1990年,江苏无锡人,字宾四。
钱宾四先生是一代大儒,也是学通四部(经、史、子、集)的大学者。但凡读过钱先生著作的,对先生的学识、涵养、智慧与德行,没有不敬仰而深受他的精神所感召的。中华文化在这一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误解以至于耻笑,而先生则是独排众流,维护我们中华文化最不遗余力的一人。(摘自敬学书院《论学篇语录》)


錢穆先生書目
1 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RM25)
2 墨子 惠施公孫龍 (RM32)
3 國史新論 (RM45)
4 國學概論 (RM48)*
5 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 (RM48)*
6 理學六家詩鈔(RM36)
7 四書釋義 (RM48)*
8 宋明理學概述 (RM48)*
9 文化學大義 (RM30)
10 文化與教育 (RM48)*
11 新亞遺鐸(三聯書店)(RM43)*
12 學籥 (RM36)
13 陽明學述要 (RM24)
14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RM26)
15 中國思想史 (RM39)
16 中國史學發微  (RM42)
17 中國文化叢談  (RM58)*
18 中國文化精神  (RM34)
19 中華文化十二講  (RM26)
20 莊老通辨(三聯書店) (RM29)*
21 莊子篡箋 (RM39)
22 周公 (RM22)
23 宋代理學三書隨札 (RM35)
24 民族與文化 (RM26)
25 讀史隨札 (RM26)
26 中國文化史導論 (RM35)

   孔子與論語叢書
27 論語文解 (RM28)
28 孔子與論語 (RM58)*
29 孔子傳 (RM38)
30 論語新解(RM78)*

以上書籍書版社是九州出版社,正體字;除了《新亞遺鐸》及《莊老通辨》是三聯書店出版,簡體字。
郵費:西馬一本 RM7 (有*的書重量500g以上,一本RM9),東馬一本 RM10(有*的書一本RM13);購買多本郵費另計。
垂詢: 鵝絨禮坊 +6012-611 6095 (Whatsapp, LINE, WeChat) 或電郵至 feathg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