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

雕漆 Lacquerware

雕漆與景泰藍、玉器、牙雕合稱中國工藝美術“四大名旦”。 它在北京的出現首先始於元代宮廷。

雕漆在歷史上也被稱為漆雕、剔紅、剔黃、剔綠、剔犀、剔黑、剔彩、堆朱、堆漆,明朝中後期才統稱雕漆。剔紅、剔黃、剔黑等是以其色彩取名。

雕漆的材質是採用漆樹上採集下來的生漆,經過一定工藝加工形成熟漆。雕漆工藝過程十分複雜,工序有十幾道;主要包括制胎,著漆逐層塗積於胎體上,塗一層,晾乾後再塗一層,如此重復,少則幾十層,多則幾百層,當漆層達一定厚度後,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

雕漆製品具有耐酸、耐鹼、耐熱、堅固耐久永不褪色的特點。如有塵土,可用清水沖洗漆表面;如有油污即用洗衣粉、去污粉加清水輕刷,接著以清水沖淨、軟布擦乾便煥然一新。只要不重擊、重壓、跌落,加上正確的保養,雕漆製品使用愈久,古樸、潤澤的光亮愈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