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絡照片 |
據明朝徐渭《路史》所載,唐貞觀年間大理藩屬命特使緬伯高把一隻天鵝進貢給唐朝天子。緬伯高途經沔陽湖,欲為天鵝潔淨一番,詎料天鵝振翼高飛,不知所終,只遺下一根羽毛。緬伯高無可奈何,只好獻上羽毛,細說原委,並賦詩曰:
將鵝貢唐朝,山高路遠遙。 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號。 上覆唐天子,可饒緬伯高? 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唐太宗閱後,大為感動,不但沒有降罪於緬伯高,反而命人備酒善加款待,並回贈中原特產。
後來“千里鵝毛”用以比喻從遠方帶來的禮物,雖然只是薄禮,情意卻很深厚。
宋歐陽修《梅聖俞寄銀杏》一詩曰:“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詩中所指的“鴨腳”並非鴨子的腳,而是銀杏的果實。銀杏葉由於形如鴨掌,故又名鴨掌葉。梅聖俞即詩人梅堯臣,家住宣城,與歐陽修素為知心之交。宣城盛產銀杏,梅堯臣於是採下銀杏送予歐陽修。歐陽修收到後,賦詩答謝,表達了他對梅堯臣這份情誼的重視。銀杏雖非貴重之物,卻因當中蘊含的深情厚意而變得珍貴。
宋。歐陽修《梅聖俞寄銀杏》
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
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
問予得之誰,詩老遠且貧。
霜野摘林實,京師寄時新。
封包雖甚微,採掇皆躬親。
物賤以人貴,人賢棄而淪。
開緘重嗟惜,詩以報殷勤。
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
問予得之誰,詩老遠且貧。
霜野摘林實,京師寄時新。
封包雖甚微,採掇皆躬親。
物賤以人貴,人賢棄而淪。
開緘重嗟惜,詩以報殷勤。
送禮,理應要依據個人能力,量力而為,更講究的是誠意。本店願為送禮者準備有誠意的禮品,收禮者得之樂滋滋。